跨越山川,携手前行——厦门市与临夏州东西部协作“战疫”“战贫”两手抓
原标题:跨越山川,携手前行 ——厦门市与临夏州东西部协作“战疫”“战贫”两手抓

扶贫车间口罩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口罩。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薛巍敏
自2010年起,厦门市对口帮扶临夏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从此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始终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对口帮扶地区临夏州,与临夏州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做到了扶贫、防疫两不误。
1月29日,当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在得知临夏州防疫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后,立即向厦门市申请调拨一批防护服、口罩、测温仪等重要防疫物资支援临夏州。
厦门市委、市政府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帮扶工作队在快速办理调拨手续后,连夜到厦门航空货运中心协调办理空运。1月30日,首批100套防护服、5万只口罩、100台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及时运送往临夏州。
同时,春节期间在厦的援临挂职干部也没有闲着,他们广泛动员和征集救援物资,2月1日晚上,由古琳达姬(厦门)有限公司捐赠的6000个口罩,福建银田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的1200个口罩和100件防护服运抵厦门高崎机场,并由厦门航空公司航班空运前往兰州,并迅速运抵临夏州。
近年来,厦门市把援建扶贫工厂、车间作为东西协作扶贫的主要抓手,在临夏州各县市援建216家扶贫工厂和车间。疫情发生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投入转产,解决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我们订购了三台机器,预计每天能生产20万只口罩。”广河县新善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丁告诉记者,公司投资100万元引进的一次性口罩生产线,于2月5日在广河县电商孵化园扶贫车间正式投产,以超常规速度完成1000多平方米无尘车间装修。
在厦门市、临夏州两地的努力下,不但缓解了医疗物资紧张的局面,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当地贫困户拓宽了收入渠道,真正做到了扶贫防疫两不误。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感染风险,车间虽然只召回了附近村庄身体健康的26名一线熟练员工,但不仅为他们配备各项防护措施,还在加班期间大幅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收入。” 临夏州积石山县叶之漫服装加工车间负责人朱政表示,为了及时转产,大年初一就号召当地工人回厂复工,加班加点,为防控路口工作人员和没有口罩的乡镇群众生产普通防护口罩1万余只。
在当地的一家对口援建的扶贫车间内,马雯莉从大年初三就开始在工厂防护服生产线工作,“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会工作十来个小时,不但收入提上去了,更重要的是能让一线的医护人员多一份保障,对我来说就是最值得的事情。”
目前,临夏州在劳务输转、消费扶贫采购等方面的工作已经陆续开展,这为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厦门计划继续大力支持东部企业到临夏州设立扶贫车间,助力临夏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到共同抗击疫情,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路上,还是疫情防控时期,厦门市始终与临夏州心连心,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也誓要让临夏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相关新闻
- 2020-02-25陇闽一家亲 脱贫路上携手战“疫”——厦门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
- 2020-02-24疫情防控,甘肃人社在行动——甘肃省人社厅积极组织符合开工条件的扶贫车间复工生产
- 2020-02-24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全力保证农产品市场供应
- 2020-01-20高校成为脱贫攻坚生力军(深聚焦)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