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书写温暖生动的脱贫故事
原标题:共同书写温暖生动的脱贫故事
——玉门市“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开幕式侧记
“铁人”王进喜文创产品。
展销的当地特色产品受到欢迎。
宣传周启动现场。
参观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摄影:记者 张铁梁
记者 杜雪琴
11月23日上午10时,玉门市“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在兰州市城关区文创大厦6楼会议厅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和中央、省属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玉门市脱贫攻坚的历史成就。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玉门市先后接收安置“两西”和疏勒河移民7933户3.6万人,移民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2013年被确定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
多年来,玉门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绿色有机农业和文化旅游五大产业,探索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玉门经验”。2019年,该市3394户1138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1.62%降到零,高质量实现了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退出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脱贫目标。
“2020年,玉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达到9989元,是2013年的4.25倍,年均增幅22.96%……”玉门市委书记胡志勇开幕式致辞中列举的一串数字,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增长,这是玉门市脱贫攻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我们已经营造生态防护林1.7万亩,实施土地治理改造3.8万亩,制定产业扶持政策19项,落实到户产业资金4562万元,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持续增收。9个贫困村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玉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张存明说。
走进玉门市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会场,展板上的每一幅图,每一组数据,都在讲述玉门市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昔日盐碱泛滥的滩涂之地,变成了如今作物繁茂的耕种良田,玉门市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的背后,不仅是“钱袋子”越来越鼓。玉门市行政村和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均达到100%,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4处,改造农村住房2484套,卫生院、银行、派出所、汽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玉门市广大干部群众迸发出无穷力量,他们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谱写了一篇篇精彩华章。开幕式现场,玉门市致富带头人、柳湖镇富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宏军讲述了他自己脱贫致富的故事。
“2013年我们村开始发展钢架拱棚,当时我就有种植的想法。村里有人说我傻,钢架拱棚投资大,万一赔了怎么办?就啥都没了。”梁宏军说。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正是“铁人”王进喜说过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梁宏军。从最初自己种了36座钢架拱棚,到带领乡亲一起发展设施农业,梁宏军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种植的蜜瓜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短短几年内,富民村建成了总面积达315亩,集设施农业、产业扶贫、果品采摘、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企果蔬直供示范园,形成了以日光温室、钢架拱棚为主的高效特色、无公害设施农业种植基地,为移民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新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生产的富民路。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了9760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级帮扶力量,玉门市选派27名驻村帮扶队员到全市9个贫困村驻村帮扶,抓好结对帮扶工作,选派2535名帮扶干部,结对帮助贫困户制定增收措施,引导群众发展增收产业。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所以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就成了我们驻村帮扶的准则。”开幕式上,玉门市六墩镇安康村第一书记柳茂枝讲述了他的帮扶故事。
柳茂枝驻村以来,与群众一起分析致贫原因、探讨致富路子、制定脱贫计划、破解发展难题,动员农户入股组建玉门康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振了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玉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乡村更美、产业更旺、人民更富的新玉门,正昂首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相关新闻
- 2020-11-20产业助脱贫
- 2020-11-11今天,在这里听榆中的脱贫故事
- 2020-11-05脱贫攻坚的靖远“答卷”
- 2020-11-04真抓实干,贡献脱贫攻坚的“商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