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脱贫攻坚频道 >> 扶贫影像

西峰服务型政府助力乡村振兴

21-03-01 09: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乡村美 产业强 幸福多

  西峰服务型政府助力乡村振兴

西峰区彭原镇下庄村村民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事。

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居民点一角。

  记者 刘华东 通讯员 盘小美

  今年初,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典型经验,西峰区《强化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新样板》的创新做法成功入选,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典型经验。近年来,西峰区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增效能、乡村环境换新颜、产业发展上水平,着力打造新时代服务型乡镇政府新样板,走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办事更便利

  近日,记者走进西峰区彭原镇下庄村,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门牌格外醒目,文化广场宽敞整洁,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分类齐全,便民服务大厅里,设置有民政、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等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前来办事的村民王杰说道:“以前办理一些事情,要到区上、镇上去,有时候一件事要去好几次,现在村上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我们不出村就能把事情办好,工作人员的态度也非常好。”

  西峰区持续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积极整合乡镇机构,设置乡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实行进驻政务(便民)大厅审批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窗式”服务。规范设置10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乡镇“放管服”改革,明确乡镇公共服务事项,将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伤残殡葬、劳动力输转和教育卫生等32项服务类事项全部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路”。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西峰区各个乡镇依托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原则,对咨询、申请办理事项由首问人负责,能即时办结的立办立结,不能即时办理的,推报审批,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对需要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由首问责任人做好资料的内部传递、代办和反馈。同时,推行“民情接待日”“下访日”“服务周”等制度,搭建乡镇政府与百姓沟通的“连心桥”。2020年,累计受理办件十多万件。

  多样化服务增强村民幸福感

  “现在,农村生活很舒心,出门就是柏油路,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有专门的保洁员清洁卫生,村里村外干净整洁……”李岭村村民王喜兰感叹如今的好日子。

  村民过上好日子得益于西峰区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提质改造基础设施。西峰区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重点在教育、医疗、民政等领域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先后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企业等承接服务项目20多项。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组建乡级网格10个、村社网格118个、村民小组网格1146个,建立了“乡镇治安干事+村组干部+党员群众青年骨干”的网格员队伍,实行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定场所,把工作力量下沉到“格”、推送服务进“网”。

  西峰区还投入资金,由乡镇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推进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1.48亿元,有效解决了村民在住房、饮水、出行等方面的困难,提高群众幸福感。

  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显胜乡毛寺村游人如织——在陇东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享受冰雪运动的惊险与刺激;在黑老锅峡谷,独特的冰柱、冰瀑奇观,吸引游客赏景拍照;在乡愁记忆馆,各种老物件勾起了人们的浓浓乡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西峰区积极引导扶持乡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毛寺村借助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探索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子,精心打造黑老锅、乡愁记忆馆、毛寺古街等15个特色景点,发展瓜果采摘、花卉观赏等休闲农业,成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业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

  西峰区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果品、生猪特色产业,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和“村社合一”、股份合作等产业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采取正大集团带建、公司帮建、能人领建的方式,先后建成550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单元100个,年出栏12万头,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了5230户贫困户生猪产业分红全覆盖;投入产业到户资金2077万元,引导2400多户困难群众发展苹果、蔬菜等富民产业,户均增收4500元。

  在此基础上,西峰区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结对产业带动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为农服务型、项目带动型、多元合作型等集体经济,动员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32个,拓展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个,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推行乡镇党员干部“1+1”、致富能人“1+2”帮带机制,组织4000多名党员和致富能手与8000名困难村民结成帮扶对子,深入一线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春日 陇上处处闻啼鸟 春日 陇上处处闻啼鸟
  • 张志明 谦谦医者 拳拳仁心 张志明 谦谦医者 拳拳仁心
  • 【城事】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大变样 生活更舒心 【城事】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大变样 生活更舒心
  • 革命星火燎陇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的武装斗争 革命星火燎陇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的武装斗争
  • 打开眼界丨牛年看牛,越看越牛! 打开眼界丨牛年看牛,越看越牛!
  • 打出“组合拳” 提升战斗力——甘肃省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打出“组合拳” 提升战斗力——甘肃省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 兰州老旧小区改造 “众口难调”成难题 兰州老旧小区改造 “众口难调”成难题
  • 去年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第7位 去年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第7位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垃圾分类红黑榜 兰州市发布新一期全域
2   兰州市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 城区实施
3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庆阳 “面灯”
4   唐晓明戴超等亲切会见定西市市载誉归来
5   【中央媒体看甘肃】高铁通到庆阳城
6   去年兰州市共吸纳5.72万名高校毕业生就
7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文县:白龙江清
8   省人社厅下发通知修订完善职称评价条件
9   这些你关心的新规3月起施行
10   新学期家长的“开学第一课” 做智慧的
11   2020年兰州市吸纳5.72万名高校毕业生在
12   受降雪影响 甘肃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实
13   开学了,开学了!“神兽”们重归校园
14   兰州市反电诈中心发布每周电诈案件预警
15   春日 陇上处处闻啼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