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水”
原标题:凉州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水”
通讯员 张辉文
“从去年10月开始种植,到今年5月开始采摘,半年多时间了,终于盼来了收获。”这些天,在凉州区新华镇穿城村的核桃林园内,一垄垄小麦秸秆覆盖下的泥土里,一朵朵菌秆白色、伞面赤色白点的赤松茸成群地探出头来,在园区务工的石金花正在和其他工人一起采收这喜人的“果实”。
新华镇位于凉州区南部,地处祁连山浅山区和冲积平原连接地带,受地形影响,这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但却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全镇现有核桃林10439亩。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能跟风,更不能让老百姓因此遭受损失。积极探索“林上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林下食用菌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是新华镇基于自然环境条件做出的考量。
如何让原有的核桃林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今年初春,新华镇通过“引公司、借外力、补短板”的方式,对全镇11个村的2100亩核桃树进行免费修剪,并通过高接换优技术,更新现有品种,建设提质示范园200亩,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实现全镇万亩核桃树提质增效。同时规划建设核桃精细化加工厂,提高核桃附加值,推动核桃产业逐步成为全镇保护生态、农户增收、企业获利的阳光产业。
片片林地带来广阔的林下空间。为了让这些林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多方考察,“不搭大棚、不用施肥、不需农药、不占耕地、不争农时、纯天然易种植……”赤松茸一连串的种植优势让大家眼前一亮。
2020年,新华镇决定将“周期短、投资小、产量高、效益好”的赤松茸种植产业引进到穿城村,同时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集中流转林地,农民就近务工,传授种植技术,带动周边老百姓逐步发展起林下食用菌种植。新华镇正一步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的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在探索实施“林上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新华镇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体系的相关部署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村党组织围绕发展“牛羊猪鸡菜果菌薯药草”十大产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们将在扩大规模、示范带动、提质增效、循环发展上持续用力,使农业结构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等多功能型转变,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打好优势牌,走好特色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新华镇党委书记田虎说。
相关新闻
- 2019-12-06凉州区:突出产业扶贫 促进群众增收
- 2019-03-21武威凉州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图)
- 2018-11-08贫困村焕发新生机 ——武威凉州区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三
- 2018-11-07“三变”拓出新天地 ——武威凉州区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