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脱贫攻坚频道 >> 产业带动

庆城“方寸地”变身农民“增收园”

21-09-06 1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庆城 “方寸地”变身农民“增收园”

  通讯员 李世栋 李云

  金秋时节,走进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金灿灿的万寿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山川田野间随处可见群众忙碌采摘的身影。

  “2019年我种植了3亩万寿菊,收入七八千元,去年又增加了3亩,一共收入了1万多元。今年我种了10亩,长势非常好。”贾桥村村民刘兴胜说,前些年,家里的地种的都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够当初投入的人工和肥料钱。2019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种植了万寿菊,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收入越来越好,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按照玄马镇统一规划,贾桥村从2019年开始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按照居住区、种植区和养殖区的建设标准,实施庭院改造,形成了万寿菊、蔬菜瓜果、鸡牛羊“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户均“庭院经济”收入都达到了5000元以上,为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蔡口集乡邱家湾村,村民王正鹏忙着喂羊、清扫卫生。按照发展“庭院经济”统一规划,2019年9月,他家建了羊圈养良种羊,年底就收入了1万多元,2020年,又建了2个小拱棚,一年的收入达到4万多元。

  王正鹏说:“现在我家一共有4头牛、45只羊、50只鸽子、20多只鸡。今年盖了拱棚,还能种菜,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了挣钱。”

  王正鹏以前的羊圈就在住房旁边,味道难闻,很不卫生,而且棚圈很小,养不了几只羊,现在通过村里统一规划,建立了居住区、种植区和养殖区,这样可以一边养羊,一边种菜务弄果树,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庆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了“增收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以村为美】贫困村变身记 【以村为美】贫困村变身记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脱贫攻坚践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记王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全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脱贫攻坚践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记王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全
  • 甘肃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省级第二驻点指导组进驻省司法厅开展调研督导 甘肃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省级第二驻点指导组进驻省司法厅开展调研督导
  • 图解丨通知!甘肃省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启动 图解丨通知!甘肃省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启动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东香包刺绣:母亲的艺术与智慧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东香包刺绣:母亲的艺术与智慧
  •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返校,新生将于9日-10日入学报到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返校,新生将于9日-10日入学报到
  •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排查“小饭桌” 坚决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排查“小饭桌” 坚决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 兰州:人生第一课 一年级新生“开笔”启蒙 兰州:人生第一课 一年级新生“开笔”启蒙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平凉市崆峒
2   【以村为美】贫困村变身记
3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脱贫攻坚践
4   甘肃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省级第二驻
5   图解丨通知!甘肃省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6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东香包刺
7   甘肃省法院“代表委员之家”揭牌 马青
8   兰大二院护士贾玉琴回家路上紧急救人不
9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返校,新生将于9日-
10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排查“小饭桌
11   兰州:人生第一课 一年级新生“开笔”
12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调研甘肃法院
13   诗情画意竹子沟
14   探幽仙人崖
15   “播雨”祁连山 ——武威市人工影响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