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牛棚话新年 “犇”向新生活
原标题:灵台:牛棚话新年 “犇”向新生活
记者 何香利
虎年春节,家家户户忙着欢聚、走亲戚,吃美食,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镇古城村洞山社68岁的李存堂却顾不上这些,像往常一样天不亮起床,为牛添草扫舍。
李存堂17岁参军,转业后在村上担任村支书,一干就是40多年。不仅如此,他还是村里出了名的“牛一哥”。
2017年正值我省脱贫攻坚战打响,灵台县坚定发展“牛、果、菜”为主导产业,借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李存堂决定带头建厂养牛。经过不懈努力,他筹资280万元,当年建成双面式暖棚牛舍2栋,单面式隔离牛舍5间,配套 建全消毒室、消毒池、饲草料房、青贮窖、牛凉场等辅助设施,购进平凉红牛70头。为解决饲料供应问题,他流转了200亩土地种了玉米。养殖场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养牛致富,成了村民眼中的“能人”。
李存堂的养牛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养殖场牛存栏缩减,最低时牛存栏仅有17头。当年他卸任村支书职务专心养牛。经镇村多方协调,他决定对养殖场盘活利用,新购肉牛35头,转型以“平凉红牛”繁育为主,牛场正常运转,效益连年持续增加,当年年收入达10万元,李存堂才感觉心里吃上了“定心丸”。
“今年我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购基础母牛100头,确保牛存栏达到150头,延伸产业链,提升效益。”谈起新一年的打算,李存堂充满信心地说,“我要带头养牛,带动乡亲们致富,在养牛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念好‘养牛经’,‘犇’向新生活,过上‘牛’日子。”
记者手记:
平凉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平凉红牛产业按照扩基地、强龙头、活机制、创品牌、促流通、增效益,推进养加贸一体化发展,牛产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耕地牛”彻底转向了“致富牛”,并在我省建立了第一个肉牛生产基地。平凉涌现出一批像李存堂一样的养殖能人“牛一哥”。
相关新闻
- 2022-02-14【新春走基层】 羊产业助农发“羊财”
- 2022-02-11西和村民短视频展示国家级非遗技艺
- 2022-02-10靖远首批劳务人员免费搭乘专车赴浙务工
- 2022-02-10临夏州228人包机赴厦门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