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株苗,到14万亩的故事
原标题:从1株苗,到14万亩的故事
——通渭县金银花产业发展见闻
记者 杨唯伟
盛夏六月,晴空万里,通渭县迎来金银花的采摘旺季。
行至李家店乡,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花香扑鼻。
6月20日上午,李家店乡三坪村村民蒲月梅早早就来到了李家店乡姚川村的金银花种植核心示范区,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做准备。
当日,第五届通渭县金银花采摘大赛开幕式在这里举行。来自李家店乡李店、郭坪、姚川等12个村及李家店学校、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共14支代表队300余人参赛。
“金银花采摘大赛正式开幕……”10时许,比赛开始,蒲月梅提着小篮子,急匆匆地赶到115号赛道。
“种了3年,我家2.5亩金银花越长越繁,端午节过后开始采摘,边采边卖,一天最多能收入500元左右。”蒲月梅半蹲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采摘金银花。
在蒲月梅看来,从脱贫到致富,越过越红火的日子离不开金银花的助力。虽说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她给自己定的目标可不小,“我今天就是来拿奖的!”
蒲月梅言语间的自信,源自通渭县金银花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通渭,种植传统品种金银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十年前,但仅仅是作为观赏树种,在农家院落零星种植,没有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
直到2013年,通渭县首次引进金银花,在陇川镇新堡村、马营镇华川村等区域试验种植220亩,栽下产业发展的第一株苗。
3年过去,首批金银花进入盛花期。经过综合评估,亩均收益达3000元以上,所含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至2倍,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2017年起,通渭县大规模推广种植金银花。如今,全县种植面积达14万亩,种植农户4.5万户20.3万人。
从1株到14万亩,通渭金银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与科学规划息息相关。
通渭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逐步走向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思路,按照“一基地两园区”架构,着力将通渭建设成花香四溢、“黄金”遍地的生态产业大园区。
引进山东九间棚集团智力支持,引导通渭县农发公司注资入股,共同打造起通渭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8个,带动农户3.2万户,开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一体发展新模式。
通渭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全县有11个烘干厂,每个烘干厂下面设3至5个收花点,群众将采摘的鲜花卖至收购点,再由收购点把花送到烘干厂进行加工。
在李家店乡李家店村收购点前来送花的群众络绎不绝。祁家咀村村民张秋莲就是其中之一,她采收了14斤金银花,对标、过秤,很快就拿到了174.6元。
从1株到14万亩,通渭金银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全产业链的打造。
立足种苗培育,通渭县已建成金银花种苗研发组培中心1处、种苗培育基地2个150亩,年产种苗2200万株。
立足产业链延伸,去年以来,通渭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与山东省胶州市联合打造总投资1.5亿元的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新建色选厂、提炼厂、日化厂……已研发金银花茶、金银花酒、金银花洗涤用品等系列产品16个。
不久,产业园将全面竣工投产,届时可每年上缴利税1亿元以上,带动就业400人左右。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通渭将逐步发展形成上游由科研院校驻点研发培育种苗、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采摘,中游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烘干加工,下游与中医药企业合作对接市场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一体化发展链条,实现了“三产”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金银花开金银来,今年全县鲜花年产量预计达到3000万公斤、总产值预计突破6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从1株到14万亩到更多……金银花的故事还在继续。
- 2022-08-10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 2022-08-09民勤:大漠蜜瓜“上云”赶集走四方
- 2022-08-09永昌:做好“草”文章 激发驱动力
- 2022-08-08肃南多彩民俗活动 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