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脱贫攻坚频道 >> 扶贫影像

搬出大山 圆梦小康——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下)

20-07-28 09:3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搬出大山 圆梦小康

  ——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下)

平凉市南湖镇陈庄安置区全貌。

白银市靖远县五合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正在采收枸杞。本版图片由省发展改革委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往哪里搬、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保障、生活如何改善,生态如何兼顾、产业如何持久?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使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强化后续扶持,解决“收入如何增”的问题

  为了实现“挪穷窝、换穷业”的目标,“十三五”以来,甘肃省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的原则,先后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甘肃省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各地结合项目建设同步谋划后续脱贫措施,逐户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通过特色种养、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技能培训、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引导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就地就近就业,夯实脱贫基础。

  2014年建档立卡时,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56元,毫无悬念地名列全区末尾。2015年3月,按照中央“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思路,武都区正式提出对坪垭藏族乡实施整乡易地搬迁的总体构想,决定把全乡8个村5000多人整体搬出大山。

  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在搬出迁入过程中,村村有预案,人人有担当。从区主要领导、包抓领导、行业部门、各级驻村帮扶人员到乡镇村社党员干部,都全程面向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搬迁安置任务。当2018年入冬之前,最后一批村民下山入住白龙江畔、毗邻国道的坪垭新区时,一位大学生村官在日记中写道:磨破嘴皮跑断腿,为党为民不后悔!

  “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就像做梦一样。”今年54岁的尼玛才让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了“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乡上结合“三变”改革,利用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扶贫车间占地一万平方米,是乡政府引进扬州投资方与带贫合作联社共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村民年终按股分红。目前用工500人,新增的服装、首饰加工车间,又辐射带动300多户群众在家就业。

  “肉兔养殖示范园”是东西扶贫协作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对口帮扶项目。武都区投资2000万元,在坪垭后续产业示范园内建设兔场,由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康大集团租赁经营,力争打造西北肉兔养殖推广示范基地,实现千人就地就业,稳定增收。

  临夏州东乡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也是“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县,搬迁任务能否如期高质量完成,事关全省脱贫攻坚全局。2017年11月和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和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穆虹先后来到东乡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深入安置点了解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和就业收入情况,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在县城安置点,穆虹看望了刚刚搬入新房的搬迁群众马海兰,叮嘱当地的同志要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真正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逐步过上好日子。

  东乡县东西协作美佳雨具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内,马海兰和她的工友们正低头忙碌着,剪裁、缝纫、包边、组装,一件件成品雨伞整齐地摆放成堆。“以前住在山沟沟里,一家老小靠天吃饭。易地搬迁后,我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老人小孩也能照看得上,由原来的家庭妇女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收入,心里踏实,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已经成为针车组组长的马海兰说话时眉眼间都透着喜悦。

  今年58岁的马国忠从山大沟深的东乡县龙泉乡拱北湾村搬迁而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哪能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啊!”马国忠口中的好日子就从搬出山沟沟开始,自己在社区帮助下找到一份保安的公益性岗位,月收入1500元,老伴在雨伞扶贫车间上班,儿子在兰州打工,不久前,儿媳妇又在社区办事大厅的务工报名处登记,准备在即将竣工的毛纺厂扶贫车间上班,“生活充实了,钱袋也鼓起来了,能不幸福吗?”马国忠笑呵呵地说。

  “我们在安置区积极开发保洁、绿化、保安、门卫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就业。”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介绍,通过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同时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

  作为民族地区,广河县按照“资产收益扶持一批、规模养殖带动一批、服务就业解决一批、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土地流转增收一批、光伏扶贫发展一批”的思路,分类精准抓好后续扶持,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在三甲集镇康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魏家坪、新庄坪两个集中规模养殖场,在齐家镇黄家坪安置点建设1个养殖小区,带动搬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今年以来,甘肃在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基础上,将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全力做好搬迁群众返岗复工和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指导市县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逐点逐户排查,全部建立了到点到户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期进行调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努力实现“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

  截至2020年6月底,甘肃省“十三五”期间49.9万建档立卡搬迁人口11.43万套安置住房已竣工,群众实现搬迁入住。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除个别特殊户外,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健全配套设施,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搬出了、稳住了,还要让搬迁户更有归属感,‘安身’更‘安心’。”

  以东乡县为例,该县“十三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2.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城镇楼房安置1.6万人,比例达到57%。东乡县坚持把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公共服务作为优化入住环境、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的重要方面,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安置点设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井然有序,大厅里配备了警务室,提供户籍管理、教育、民政、就业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所有楼房安置区均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党支部领导、管委会管理、楼栋长分片负责、搬迁群众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让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索南镇城南社区工作组组长张翼萍说。同时,引进有资质的物业公司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物业费用实行“免二减三”:搬迁群众入住后两年内免除费用,后三年费用减半。

  广河县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在城关镇大杨家和三甲集镇康家集中安置点择优确定6家物业公司入驻,全面负责小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维护等,对特殊困难户给予一定的物业管理补助,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古浪县富民新村现在的1379户新居民,来自南部山区的新堡乡、干城乡和横梁乡等8个贫困乡镇。富民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是村民们经常来办事的地方。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宽敞明亮,墙上“排忧解难手牵手,党群服务心连心”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服务中心设有民政岗、社保岗、卫生岗、村干部值班岗等,分别负责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提供务工信息、受理技能培训申请和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咨询等。

  陇原大地,一座座新村迎来易地扶贫搬迁的新主人,告别深山沟的乡亲们带着希望开始建设他们的新生活的同时,也正在从方方面面融入新的环境。

  “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但养成好习惯却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村民们刚搬下山时总是难以融入新的环境。”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新村村支书回忆,刚进驻小区那会儿,许多老百姓都不会使用家里的保险开关、冲厕设备、天然气。习惯席地而坐的老人们总是扎堆躺坐在小区的绿化带上抽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鉴于此,将台新村开展了“移出大山走新路 共同发展感党恩”活动,针对搬迁初期“群众卫生习惯差、垃圾随手丢”问题,探索建立“美家”积分超市,宣传动员群众通过捡垃圾换积分兑物资,集中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社区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通过挑选小区内卫生文明习惯较好的妇女组成巾帼志愿者,通过“第一课堂”,深入搬迁群众家中开展安全用水用电、基本家电使用、居家个人环境保持等教育引导,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进一步推动文明习惯、安全生活、优良家风进家庭。此外,坚持每年评选社区“最美家庭”“洁美家庭”“模范家庭”,并给予奖励,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逐步适应城镇化生活。

  错落有致的崭新房屋、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整齐排列的景观树……傍晚时分的合水县蒿咀铺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落日余晖,更显美丽,此时,也正是安置点最热闹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人们陆续走出家门,结伴遛弯拉家常。

  房前屋后孩子们追逐嬉闹、活动广场旁青年们欢跳舞步、文化长廊边老人们休闲纳凉,浓郁的生活气息处处彰显出一派欣欣向荣。

  “每天下班后打打球、跑跑步、出出汗、洗洗澡,完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从山上搬迁下来的王文俊说,入住新房大半年来,自己主要靠打工挣钱,爱人是社区保洁员,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刚好够生活开支,未来他想租个社区的门面做点小生意增加收入。

  走进安置点的村级电商中心,黄花菜、黑木耳、粉条等一应俱全,这些当地自产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卖出了好价钱。“从2018年5月到现在,电商中心营业额达150万元,所得利润一部分分红给贫困户,已分红8万元,其余注入村集体经济。”蒿咀铺村第一书记陈乾栋说。

  王文俊是甘肃“搬迁户”的缩影,从贫困村民到城镇居民,从缺教少医到全面配套,全省49.9万人正“甜蜜”地融入新生活。

  下足“绣花”功夫,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十三五”这5年,面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这道考题,甘肃各地各部门以“赶考”的心态推进工作,以敢死拼命的作风“答题”,下足“绣花”功夫,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精确瞄准搬迁对象,统筹谋划政策举措,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全面聚焦脱贫成效,以易地扶贫搬迁促进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群众搬得安心、住得舒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甘肃省先后4次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做法。2020年2月,国家复工复产调研组反馈意见时,对广河县等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对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进行了表彰奖励。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省级易地扶贫搬迁牵头部门,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建立“委党组成员联系市州和未脱贫摘帽县、各处室联系县区”工作责任机制,切实做好政策设计、项目推进、组织协调和事中事后监管,既发现问题,又帮助市县解决问题,举全系统之力推进工作。市县和乡镇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责任主体,全力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确保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一户搬迁群众身上。

  松山镇安置点是“十三五”时期天祝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主战场,共建成安置住房2367套,安置天祝县哈溪、安远等9个乡镇近万人,贫困户通过种植藜麦、食用菌、养畜暖棚、务工等途径增加了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我们的藜麦和食用菌效益好得很,日子比当时在东坪的时候要好出来真正半截子,一开始还不种么,在生荣这个小伙子苦口婆心的念叨下,才有了个好结果,以后他的话我们就好好听,嘿嘿……”搬迁群众马老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移民亲戚”每次来镇上办事,总不忘到该安置点负责人李生荣的办公室坐一坐,跟他唠两句家常,逢人便夸“生荣这小伙子就是个干散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发起总攻、攻克最后堡垒、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全面收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甘肃省将持续抓好搬迁成效巩固提升工作,逐安置点逐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全面做好综合验收,加大成效宣传力度,确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收官,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搬出大山 圆梦小康——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下) 搬出大山 圆梦小康——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下)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康大街”,梦实现的地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康大街”,梦实现的地方
  • 幸福敲开农家门——陇南徽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幸福敲开农家门——陇南徽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陇南召开 刘永富讲话 林铎致辞 欧青平主持 孙伟等出席 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陇南召开 刘永富讲话 林铎致辞 欧青平主持 孙伟等出席
  • 甘肃省小麦机收面积达六百三十二万亩 机械化收获率创历史新高 甘肃省小麦机收面积达六百三十二万亩 机械化收获率创历史新高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山丹马场:少牧牛马为“减负” 草原休养生息美如画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山丹马场:少牧牛马为“减负” 草原休养生息美如画
  •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专攻精练,磨砺处突反恐尖刀利刃(组图)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专攻精练,磨砺处突反恐尖刀利刃(组图)
  • 甘肃省人社厅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专题学习《民法典》 甘肃省人社厅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专题学习《民法典》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酒泉市博物馆虚拟展馆上线
2   白银警方跨省打掉一特大电信网络诈骗集
3   兰大将举办2020年秋季校园招聘会
4   75路公交线路 兰州新区1路公交线路 将
5   进入“中伏” 甘肃省“烧烤”模式升级
6   兰州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
7   兰州城关警方连续破获盗窃诈骗案
8   兰州安宁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9   黄河兰州段新建堤防11.46千米、护坡及
10   前7个月 兰州市主城区降水量偏多10%
11   兰州市民政局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12   兰州:东方红广场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3   兰州市财政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4   兰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办2020年度预备
15   83岁老人迷路 两位公交好司机接力送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