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注入智动力
原标题:为脱贫攻坚注入智动力
——我省纵深推进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陇西县林果产业专家服务小分队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和培训。(图片均由省委组织部提供)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在通渭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带教。
甘肃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在农牧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传授马铃薯栽培技术。
记者 金鑫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我省建立完善人才助力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推动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重点人才项目向脱贫攻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健康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等,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源不断“智动力”。
改革体制机制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
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是我省纵深推进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省提出一系列具体务实举措,引导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助推脱贫攻坚。
2019年底,我省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从搭建平台集聚人才、创新机制引进人才、多措并举培育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构架了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明确提出要坚持“小切口、大突破”理念,着力破除束缚我省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2019年,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基础上,会同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放宽了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政策;提出“完善乡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引导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等改革内容。
同时,协调有关单位争取教育部直属和省外高校扩大在甘招生规模,大力培养重点行业、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2017年以来省内高校实施贫困专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免费医学生、免费师范生计划招生近2万名。大力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国家“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等项目,多渠道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五年来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补充教师3.2万名,每年省市县三级共组织近1万名校长教师交流,选派优秀教师到“三区”乡村学校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2017年以来,共选派2544名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项目覆盖全省61个县区的近千所农村学校。
为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建设,依托省内医学类院校实施在岗村医轮训工作,每年选送4500名在岗村医,脱产进行为期6个月的规范化培训。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规模,将培养院校由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扩大到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医学院等省内外院校。优先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等贫困地区县域的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全省首批安排招聘特岗全科医生计划的地方主要面向8个市州的21个深度贫困及偏远的民族地区县区。
2020年7月3日,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省级专家服务团帮扶贫困县活动,有针对性地遴选来自农业和医疗领域的41名专家深入贫困县开展为期10天的帮扶工作。为了突出实效性,事先专门与贫困县进行了对接,制订了活动方案,进行了培训动员。专家服务团紧紧围绕“破解技术难题、培养技术人才、开展公益活动、建立帮扶机制”等主要任务,深入镇原县、岷县等8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帮扶活动,为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智力支持。
项目倾斜
促进贫困地区集聚紧缺人才
2016年以来,每年坚持将省级重点人才项目70%经费向贫困县区倾斜,先后共向贫困县区拨付项目经费近2亿元。将52个片区贫困县项目全部纳入支持范围,实现对35个深度贫困县全覆盖。
为加快提升我省各类青年骨干人才创新创业创优能力,培养造就一支与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2019年省委组织部拿出省级人才专项资金600万元,优先支持能助推县域经济和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的项目,共确定42个个人项目和25个团队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建立了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舟曲职业技术学校等7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按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5年来共为贫困县(市、区)累计培训了1.5万多名留得住、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型”干部。
2020年4月8日,全省组织系统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急需紧缺人才向贫困地区聚集,加大产业扶贫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各类人才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
近年来,我省加强重点人才项目向脱贫攻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紧贴脱贫攻坚中心任务,以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形式,深入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
临洮县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将省级重点人才项目实施作为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和人才效能发挥的重要平台,连续2年实施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改良推广及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培养培训牛产业专业技术人才8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2051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余人次,实现了2000余户养牛专业户从以前的简单粗放型饲养向科学化、规范化养殖转变。尝到甜头的村民们说起身边的变化就乐开了花,“希望多组织一些人才培养项目!”
通过项目带动,有效提升了贫困县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和贫困户的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能力,扶持了农村产业发展,有效助推了群众脱贫致富。
搭建平台
强化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省份,如何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以更好助力甘肃脱贫攻坚?我省的办法是给人才施展本领的平台,不断强化脱贫攻坚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
在“苦瘠甲天下”的定西,组织开展了“双百四联”活动,即选派百名农业科技专家,每年至少利用100天时间,深入脱贫一线开展联基地、联项目、联协会、联农户,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多亏了魏站长的技术指导和扶持,我的农场才能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握着定西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魏周全的手,通渭县爱红农场当家人孙爱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孙爱红是通渭襄南乡东坪村孙家坪社农民。2013年他流转土地300多亩,成立了通渭县爱红农场,决心要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种出高产玉米。可当时的他一没技术、二没种子,怎么办?
知道他的困难后,“双百四联”通渭县服务专家魏周全和通渭县农技中心的高级农艺师董禄信来了,带来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优质玉米种子,从此先玉335、高玉811、福地201、郑单958等高产质优的玉米新品种在爱红农场扎下了根。
“我们真的是靠玉米好品种和一张地膜翻身了!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的优质玉米,旱不垮,病不倒,收入稳定,最适合这里干旱的天气。”孙爱红说,在专家人才的指导下,他已流转4个村农户的土地1050亩。
定西“双百四联”,只是我省搭建平台、发挥人才作用的一个缩影。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靠基层,支撑在人才。”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甘肃坚持留住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相结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人才支撑。
其中,先后从国家有关部门、金融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引进3批共337名金融、科技人才,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助推脱贫攻坚;
先后有20批255名“博士服务团”高层次人才为我省脱贫攻坚献智献策;
积极争取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支持,已累计选派16批共337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研修;
自2015起实施“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连续5年从全省各市州遴选了5批共569名各领域科研技术骨干到省内高校、医院和科研单位等进行研修学习,有效夯实了基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省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积极从东部引入高层次人才来甘开展帮扶工作。今年3月,我省本年度首批东西部扶贫协作科技项目落户临夏州。
厦门派出的羊肚菌特色食用菌栽培、新型设施农业数字化等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带着技术、优良品种和资金前来,将为临夏州发展特色产业攻克技术难关,助力脱贫增收。
相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人才缺口而言,仅靠刚性引才还难以满足脱贫发展的需要,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成为柔性引入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今年,我省计划加大工作力度,从东部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1112名人才开展支教、科技交流、免费义诊、培训等帮扶工作,并在人员分配上向未摘帽贫困县倾斜。
政策倾斜
让扎根基层人才有奔头
盘活脱贫一线的人才资源,不仅要精准用好下沉的专家力量,还要加强对基层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让扎根基层工作的人才有奔头、有动力。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突出重点,注重将基层一线专家纳入服务范围;鼓励引导各地各单位“院士专家下乡村、进企业、入农家”活动,引导专家“下沉”基层一线、创新创业一线,开展产学研用攻关转化。
从2018年开始,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人才实行职称评审倾斜政策,组织开展县以下高级职称单独评审,2018、2019年分别评审基层有效高级职称7813人、8204人,较好解决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难的问题。
对从教20年以上评聘中级职称、30年以上评聘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不受指标限制,评审高级职称7362人、中级职称4312人,有效激发了基层人才工作热情。
庆阳市镇原县选派党政干部扎根脱贫一线。落实《甘肃省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甘肃省驻村工作帮扶队管理办法》,选派120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选派361名驻村干部,确保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干部均不少于3人。落实省上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的政策,推行“乡编村用”办法,公开招聘25名优秀大学本科生到贫困村任专职化村支书到村工作5年。选派199名乡镇干部任公职化文书,提高了贫困村整体学历结构和工作水平。
武威市也将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条件放宽至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类专业人员,对条件艰苦、专技人才匮乏的古浪县、天祝县,涉农领域人才引进条件放宽至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为人才向乡村流动和集聚提供政策保障。
今年,我省将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岗位设置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改革,抓好人才工作重点任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更多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
相关新闻
- 2020-09-22“脱贫攻坚宣传周”多元呈现精彩“灵台答卷”
- 2020-09-07李荣灿主持召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暨市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2020-09-02林铎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全力以赴降低疫情灾情影响 坚决完成收官阶段各项任务 唐仁健讲话 欧阳坚孙伟等出席
- 2020-08-24全国政协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 汪洋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