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脱贫攻坚频道 >> 脱贫致富 >> 我脱贫我光荣

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20-12-28 10:0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原标题: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全省乡村旅游反哺“三农”路径探析系列报道之二

  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

  泾川县汭丰镇郑家沟已成为全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讯员 吕小伟

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水街乡村生态游景区

  记者 马雪娟 何香利 毛婧雯

  沿甘肃这柄“如意”走一圈,总会遇见许多惊喜——平庆的雄浑、陇南的秀丽、大漠的苍凉,令人惊叹不已;徜徉村镇,青山绿树、民居错落、阡陌纵横,乡间的风致亦引人流连其中。

  得益于将旅游业纳入全省十大生态产业,今天的甘肃正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还自然以和谐静美。乡村旅游恰逢其时,发挥其“排头兵”的作用,将“生态甘肃”呈现给世界。今天的甘肃,无论是藏羌村寨、戈壁绿洲抑或深山林隐,皆成为游客追捧的休闲健康旅游之地。

  从卖煤到“卖”景

  卖了几辈子煤的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人,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卖景”。

  窑街,一个曾因产煤而著称的地方。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大规模过度开采煤炭资源,引发当地地表塌陷,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煤炭采挖、堆放、加工、运输带来的扬尘,和燃煤产生的烟气,让窑街笼罩在粉尘烟雾之中。窑街曾一度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恶劣、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窑街生活了50多年,张新龙的记忆里除了黑色的矿山,星星点点的灰色厂房,几乎看不见其他颜色。“空气里弥漫着煤灰,穿件白衬衣出来不一会就变了色。不论是雨天还是雪天,路边、沟边全是黑水,最后都流进大通河。”他回忆道。

  2011年,红古区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借此东风,红古区实施窑街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开展矿山复绿行动,整治矿山地质环境。

  投入6400万元预算,规划治理面积2553.47亩,窑街镇按照“林中有园,园中有林”主题,将沉陷区变成生机盎然的城市公园。

  如今,漫步窑街街道的滨河路,道路两旁的绿树,干净整洁的路面,广场上跳舞、健身的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空气好了,小煤窑也没有了,到处都是花草树木,身上的衣服也干干净净的。这样的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张新龙百感交集地说。

  依托生态治理,窑街鼓励群众开办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体验田园乐趣。

  窑街还唱响“工业特色曲”,推出工矿研学游、休闲养生游,举办登高采菊庆丰收、冬季采摘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会,打造群众增收的新增长极。

  从“卖煤”到“卖景”,依靠绿水青山,红古人收获了金山银山。这两年,全区每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均在160万人次以上,创旅游收入20余亿元。

  告别枯竭之窘,建起生态之城,打造旅游新区。在今天的甘肃,曾经的资源型城市纷纷华丽转身——“镍都”金昌建起了紫荆花海,“铜城”白银巧做荷花文章,“油城”玉门打造“天境昌马”……工业的历史沉淀,正在以生态的新姿升华!

  从防沙到“用”沙

  在河西走廊的广袤戈壁上,植绿、造景,擦亮生态底色,已成为共识。

  对于这里而言,曾经保护生态是为了守住“生命线”,防止环境恶化,生存空间被压缩;而现在,再造生态,是为了让“绿水”更绿、“青山”更青,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升华生态价值,打造“金山银山”。

  每到金秋,金塔县万亩胡杨林就迎来了最美的季节。蔚蓝的天空映衬着金黄的树叶,宛如大师笔下的一幅油画,让游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的金塔县,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曾经,每逢春秋两季,肆虐的风沙无情地侵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地无百步平,风吹石头跑”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防风治沙、植树种草,因地制宜、见空插绿,“十三五”以来,金塔县借“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生态治理项目,按照“沿路、沿水、沿景区、沿城镇”的生态建设布局,广泛栽植胡杨及特色林果,完成人工造林24.5万亩、封育保护90万亩、生物及人工治沙62.7万亩,让35%的移动沙丘“安稳”了下来。

  如今,金塔县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瓜甜果香,万亩防风林筑起的绿色长城,不仅锁住了侵扰县城的风沙,而且依托鸳鸯池、黑河两大水系与四大沙系相连的独特地理条件,形成了沙漠胡杨林景区,已经成为八方游客的绝佳旅游胜地,堪称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的完美典范。

  有了景区支撑,金塔县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树起“胡杨”招牌,实施了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旅游档次内涵全面提升,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旅游综合收入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旅游也顺势兴起。

  依托沙漠胡杨林景区,胡杨民俗风情街、“胡杨堡子”美食街、水幕电影、火车驿站、沙滩娱乐等体验项目在金塔县借势而生,根据休闲观光、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村,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高台,“金塔模式”正在被一个有心人复制着。

  肖飞,龙樟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常年在金塔县经商的他,见证了胡杨林风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便决心在高台县黑泉镇的6万亩戈壁上做一篇文章。

  2017年至今,肖飞已经在这片戈壁上栽下了近2000万棵树,涵盖180多个种类。规划6万亩的景区,现在已经绿化了2万亩。夏日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昔日沙尘飞扬的戈壁滩已被浓浓的“彩妆”覆盖。在植被的装扮下,昔日的“生命禁区”已变得生机勃勃。

  从“换取”到“优化”

  发展与保护并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甘肃发展生态产业的共识。为此,我们经历了从“换取”到“优化”的发展思路转变。

  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放过任何边边角角,一个一个过筛子”关闭了所有旅游设施,用以生态恢复。经过覆土、施肥,播撒草籽,祁连山裸露的土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这里再次成为动物的乐土,植被的家园。

  “发展旅游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如是说。

  正是在这份决心下,张掖市在放弃了“靠山吃山”的传统做法,在恢复祁连山生态的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排头兵”作用,完成了旅游产业的华丽转身。今年上半年,张掖市共接待游客1611.62万人次,同比增长29.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6.46亿元,同比增长35.07%,行业收入不降反增。2019年,张掖市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最美中国旅游城市”称号。

  祁连脚下如此,甘南草原亦如是。

  自2015年始,一场环境卫生“革命”便在甘南打响,以整治“脏乱差”布局,下出了“全域旅游”这步好棋!

  战役伊始,甘南便高树“打造全域无垃圾旅游示范州”大旗,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结合起来;将生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融合起来,政策上“全链条”、主体上“全参与”、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全天候”、考核上“全过程”,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实现了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开始的这场环境卫生革命大扫除,不仅扫除了污垢,还扫除了旧观念,扫除了贫困,带来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乘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东风,甘肃顺势而为,借“生态旅游”培育全省旅游经济“增长极”。

  如今,生态文明在全省范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打击破坏生态力度堪称空前,治污攻坚初见成效,绿色发展和生态旅游成为大势所趋。一时间,全省总动员,城市乡村处处“净水泼街”,房前屋后个个“正冠更衣”,广袤的乡村,仿佛一块块磁石,引得九洲客来,八方财到,生态旅游让农人们切实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文明家庭】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抗疫情 【文明家庭】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抗疫情
  • 临夏州:养牛大户新年里的新打算 临夏州:养牛大户新年里的新打算
  • 临夏州永靖县凤凰岭滑雪场吸引大批爱好者前来滑雪 临夏州永靖县凤凰岭滑雪场吸引大批爱好者前来滑雪
  • 张掖丹霞: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张掖丹霞: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 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庆阳驶入高铁时代 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庆阳驶入高铁时代
  • 甘肃省“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任务确定 甘肃省“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任务确定
  • 【飞阅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鸟翩飞 【飞阅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鸟翩飞
  •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镇原县教育局2020年中央义务教育薄弱环
2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2020年第
3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县级公立医院医防
4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双高院校建设
5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
6   甘肃五年建农村公路超7万公里 隐藏的美
7   甘肃千余种农特产品"赶集""晒颜""客商
8   西部欠发达地区借“优势学科”打造创新
9   长庆油田"老将"打出科技稳产"组合拳"焕
10   青少年科普"第二课堂":趣味"抖秀" 诠
11   甘肃生态立省 “美容”山河筑牢西部安
12   【文明家庭】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
13   甘肃省“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企业联盟在
14   甘肃科技馆三年累计接待公众250余万人
15   张掖至扁都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