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好每一滴水做起
原标题:从用好每一滴水做起——甘肃加快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步伐
记者 王云祥
随着“节约用好每一滴水”的理念深入人心,甘肃处处呈现出“用水效率明显提升、用水总量基本平稳、用水结构趋于合理”的良好态势。
据省水利厅数据显示,甘肃用水总量由2006年的123亿立方米下降至当前的109亿立方米。这表明全省缺水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各地生态植被实现了恢复性发展,节约用水对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作用进一步显现。
节水型高校步伐加快
目前,我省有39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截至2020年底,全省6个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7个城市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全省49所高校中,有18所高校已经达到节水型高校标准。
“节水型高校人均用水全部低于北方地区高校人均用水量先进值33立方米/年。全省44%的节水型高校具备污水处理能力,3所高校拥有独立污水处理厂,2所高校实现污水零排放。”甘肃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副主任王福泰说,全省40%的节水型高校已完成用水管理精细化平台建设,校园智慧水务建设初见成效。
科学节水见效益
2月14日,记者走进兰州大学主校区,一排排常绿灌木绿意焕发,树下可见一堆堆洁白的积雪。
“早在几年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始节水型高校建设,无论是学生浴室、宿舍、教学楼,全部采取了节水装置。”兰州大学后勤保障部办公室主任马季说,全校师生基本形成了节约用水意识。
记者在西北师范大学采访发现,全校通过科学节水选用了节能、经济、智能的空气能热泵的能源系统,节水型高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西北师范大学后勤保障能源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花云说,从全校节水试运行情况来看,学生浴室具备高效、节水、环保等特点,精准控制热水供需需求,提高了能源利用和水运行率,养成师生节约用水的习惯,推动了绿色热力生产与应用,降低了学校耗能负担。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占地面积为1036亩,全校探索出了一条节水型校园新路子。“通过科学有效制定全校节约用水制度化管理,优化了全校供水管网系统,使用节水技术,使教职工饮水、洗浴均采用智能控水设备,杜绝了洗浴用水的浪费现象。”陇南师范专科学校后勤处副处长孔庆昇说,学校建立了节水管理体制,广大师生养成了良好的用水习惯。
王福泰认为,全省在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范的节水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省已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节水管理体系,实现了高效的节水组织运作模式。
发挥地域性学科特色
在甘肃,全省各高校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加强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分高校将节约水资源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了水利专业和非专业节能环保课程,为普及节约型社会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了理论基础。
在甘肃节水型高校建设过程中,各高校结合地域特色,并将节约水资源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特色,组建重大项目科研团队,推动节水科研创新工作。例如,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在节水领域研发国家创新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省级奖项24项。
马季介绍,早在2005年,兰州大学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每天实现污水处理量为6000立方米,采用该校自主研发技术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全部用于萃英山及校区绿化和生活杂用水,每年实现节约36万立方米水资源。
据记者了解,甘肃政法大学后勤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投资“中水利用”工程,该工程地下两层结构,负二层为7立方米的蓄水池,负一层为设备用房和检修室,基础最低深度为5米,建筑面积14平方米,处理后的废水全部用于校园绿化,年节约用水约5000立方米。兰州大学先后成立“祁连山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在水源涵养、泛第三极地区水分循环、水资源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资源节约利用等方向开展多领域联合攻关。
“我校于2016年投入使用的智能温室,实现了滴灌、喷灌、立体无土栽培、水循环利用、温室屋面雨水集流利用等智能节水,产生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生产和社会示范效应。”孔庆昇说。
相关新闻
- 2021-07-27双融双促双提升
- 2021-05-18甘肃银行被评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 2021-05-18蚂蚁集团公布数字化助农目标 每年为欠发达地区提供60万人次就业机会
- 2021-04-06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马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