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脱贫攻坚频道 >> 要闻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21-05-19 09:4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驻村帮扶工作队入户调整帮扶计划。

扶贫车间晾晒枸杞。

青岛客人在两当县云屏镇选购土特产。通讯员 冉创昌

李平(左一)和村民一起在地里劳作。

尹建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交流。

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村容风貌。 资料图

  找准“战位” 展现组织担当

  ——白银市委组织部脱贫攻坚工作简述

  记者 陈泳

  白银市委组织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组织保障专责工作职责,突出党建引领、干部保障、人才支撑,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把脱贫攻坚作为考察、识别、选拔干部的“主阵地”,全市共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20人,为108名县乡党政干部晋升了职级,37名干部受到表彰。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治,问责处理干部39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2018年脱贫攻坚业绩考核为一般等次的县取消评优资格,对2019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4名驻村帮扶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同时,努力用活本土人才,遴选200名农业专家赴贫困村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广泛开展“科技明白人”、创业致富带头人教育培训,累计培训贫困户农民2568人。

  坚强的战斗堡垒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当地组织部门推动带头人队伍建设,村“两委”换届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全市70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推行专职化村书记的村达到227个。在村级阵地建设方面,2020年新建升级68个村(社区)阵地,“甘肃党建”市、县两级平台全部开通。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定“九条措施”专门推进,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形成长效机制。在基层基础保障上,村、组干部报酬补贴提高到人均3万元和0.9万元,行政村办公经费不低于5.5万元,30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同时,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积极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当地还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将11名来自天津的挂职干部安排到县区党政班子和市县扶贫部门任职。全市累计派出2.23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302名年轻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77名选调生到贫困村担任村书记、村主任助理。从严控制驻村帮扶干部调整工作,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由市县组织部门“一事一议”进行审批。定期足额下拨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经费,严格落实驻村队员补助补贴和保险体检,切实解除后顾之忧。

  戈壁滩里话幸福

  ——瓜州县移民扶贫开发工作简述

  记者 张文博

  日前,记者走进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设施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一座座高标准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温室内,绿油油的冬韭王、金黄的人参果长势喜人,一个个呈褶皱状的羊肚菌撑开“伞盖”,三墩村村民隆金平正在采摘羊肚菌。

  “你看,我种的羊肚菌个头大、肉厚,鲜货售价每公斤240元至260元,干货售价每公斤2000元至2600元,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隆金平欣喜地说,自己正计划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

  2013年,隆金平一家从陇南市宕昌县移民至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这几年,依托日光温室产业,一家人不仅在戈壁滩上安了家、扎下根,而且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瓜州县是我省移民安置大县,也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瓜州县先后安置“两西”、疏勒河、九甸峡等各类移民8万余人,移民中的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88.8%。

  移民之初,背井离乡的群众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吃粮靠救济,生活靠低保,生产靠贷款等一系列“拦路虎”严重阻碍群众脱贫和全县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彼时,瓜州成为全省易地整体搬迁开发式扶贫的移民大县,也成为酒泉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近年来,瓜州县大力开展“绣花”式扶贫,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贫困户收入稳定增加、精神面貌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如今,瓜州县的移民新村里,幼儿园、学校、卫生室、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群众住进了整洁的小康房,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昔日的戈壁荒滩已被绿树成荫的林地、阡陌纵横的田地、白墙青瓦的住房所覆盖,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瓜州画卷正徐徐展开……2018年瓜州县顺利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瓜州县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赵占龙介绍说,瓜州县正在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优势资源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而实现重点乡村脱贫攻坚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转变。

  东西携手抒写“山海情缘”

  ——记青岛赴陇南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工作组

  记者 陈多

  眼下在陇南,现代农业园中丰收的景象、青陇啤酒厂里轰鸣的机器、订单产业基地劳作的身影……无不彰显着青岛赴陇南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工作组结对帮扶结出的累累硕果。

  自结对帮扶陇南市以来,青岛先后选派2批35名干部赴陇南挂职。近5年时间,全体挂职干部扎根陇南大地,投身脱贫一线,展现了良好的形象。

  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是挂职干部工作组的工作重心。

  挂职干部工作组以青岛之优补陇南所需,依托陇南资源禀赋,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激活了陇南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青陇两市携手共建了3个产业园区。利和萃取、湘鲁食品、康大兔业、佳一生物科技等50个项目落地西部山乡,助力培育产业、群众增收。

  陇南是我省劳务大市。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挂职干部工作组创建“青岛用工企业+挂职干部+陇南劳务专员+村党支部”组合式招聘模式,落实贫困劳动力“1+10”稳岗政策,输转富余劳动力赴青岛就业。

  “还是陇南木耳好,发起来又大又脆,今天特意再来看看。”去年春节前夕,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青岛年货大集在青岛长途汽车站市民健康广场开幕,陇南农特产品受到青岛市民青睐。

  类似这样的活动,已经在两市举办过多次。2017年至今,青岛已采购、销售陇南特产8.58亿元。通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挂职干部工作组成功解决了陇南农产品外销问题,形成了消费扶贫新的增长点。

  为将扶贫协作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挂职干部工作组还创新帮扶方式,坚持开展“三联三送三扶”行动。目前,挂职干部工作组共结对联系陇南的25个贫困村48个贫困户,一对一帮扶41名贫困学生、30名贫困残疾人。

  山高水长情谊深。不仅是帮扶工作卓有成效,在陇南遭遇困难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挂职干部工作组也传递着雪中送炭的“青岛温度”,彰显着共克时艰的“青岛担当”。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挂职干部工作组主动协调联系青岛市直单位和各区市为陇南捐助防疫物资。

  一路走来,一批又一批青岛赴陇南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成为连接黄海之滨与陇山之南的真情纽带,与陇南干部群众携手,共同谱写了同心发展的“山海情缘”。

  “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心愿”

  ——记金川集团公司社会帮扶办主任李平

  记者 谢晓玲

  2012年,金川集团公司社会帮扶办主任、党员李平主动请缨,到临夏州积石山县开展扶贫工作。他先后任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第一书记和麻沟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连续6年扎根扶贫一线。

  李平所在的肖家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9亩,几乎全是靠天吃饭的山地,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曾经,通往肖家村12社的羊肠小道,每逢雨雪天泥泞湿滑,严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同时,12社和11社48户村民吃水要到3公里外的沟里去挑。李平把情况及时向金川集团帮扶办公室作了汇报,金川集团投资50万元硬化了通往12社的2公里道路,投资12万元解决两社吃水难问题。

  肖家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不少,但仅凭力气打工挣钱,不是长久之计。李平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入户做工作,先后将57名青年送往金川集团公司技工学校学习焊接、汽车修理等技术技能。

  为了节省村民开支,李平与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沟通协调,在肖家村成立了刘集乡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站,定期派遣师资力量开展上门培训。经过培训取得技能鉴定证后,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务工,劳务收入较培训前普遍提高。

  几年来,李平通过多方申请和协调,为肖家村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安装了远程网络教育系统,为肖家村建设了“六位一体”的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使这个往日的“土山村”变成了美丽乡村。

  缺少产业支撑,是肖家村贫困的根本原因。金川集团经过多方论证,将啤特果树种植、牛羊养殖、中草药种植、小黑麦饲草种植作为全村产业发展方向。

  李平带领肖家村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羊产业。金川集团投入50.4万元,为70户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投放基础母羊6只,合作社负责集中育肥和产品销售。目前,每户每年可增收8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让30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产业扶贫中,李平先后协调金川集团公司累计投入1243.37万元,分别成立肖家村肉羊养殖、肉牛养殖、中草药种植产业合作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走过6年的扶贫路,李平原本浓密的头发日渐稀疏,皱纹也悄悄爬上面颊。但6年来的历练和成绩,却让他备受鼓舞、斗志昂扬。他说:“一项工作用心做就成了事业。此生能参与脱贫攻坚这样伟大的事业,我内心充满成就感。让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

  “就想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做点事”

  ——记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

  记者 刘健

  “想让一个产业永久落地、永久发展,让当地世世代代过上好日子,那么在做的时候就要扎根。”这是尹建敏对产业扶贫的看法。

  为了发展临夏州东乡县的羊产业,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走向富裕,尹建敏的脚步走遍了东乡大地。

  尹建敏,甘肃省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018年开始,她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扶贫一线,在东乡大力开展产业扶贫。

  3年时间里,她带领团队行程35万公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一个又一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到东乡扶贫不是偶然。

  20年前,从东北来到甘肃创业发展的尹建敏在一次考察中,被东乡的深度贫困状况惊呆了——“村民穿得破破烂烂,午饭就是蹲在墙角吃洋芋,好多孩子都没有衣服穿……”她回忆道。

  从那时起,尹建敏便一边发展企业,一边积极参与公益,从抗震救灾到供养孤寡老人,从改建学校危房到资助大学生圆梦,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成了她的另一项事业。

  在东乡开展扶贫,尹建敏将方向锁定在发展羊产业上。

  在尹建敏看来,东乡有几百年养羊的传统和历史,发展羊产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关键是如何打造一个叫得响的羊肉品牌,从而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她说。

  找准了“贫根”,明确了方向,2018年,尹建敏在东乡投资成立了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那勒寺镇南门村100亩肉羊繁育场进行了改建,并在果园镇李坪村新建了万只良种肉羊繁育基地。

  在尹建敏的带领下,公司还借鉴其他地区扶贫经验,推出“龙头企业+乡镇+行政村+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羊,并同步开展养殖培训和入户技术服务,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出栏羊。3年来,累计为5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万多只,培训养殖户8000多人,带动12个村、6个合作社、1万多户贫困农民实现稳定脱贫。

  发展羊产业的同时,尹建敏还从东北引进专业技术团队,研发适合高原培育黑木耳的实用技术,在东乡建成200亩日产6万袋的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基地,推出了“伊淼”高原黑木耳品牌,带动东乡县3个乡镇、20个合作社、3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我就想为甘肃的乡亲们实实在在做点事,为社会作一些贡献。”尹建敏说,扶贫路上,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 流动党员不掉队 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 流动党员不掉队
  • 【短视频】张掖市一季度一产三产增加值位居甘肃省第一 【短视频】张掖市一季度一产三产增加值位居甘肃省第一
  • “中国旅游日”甘肃多景区免费游 “中国旅游日”甘肃多景区免费游
  • 【探寻初心】山城堡战役:用胜利向苏区人民献礼 【探寻初心】山城堡战役:用胜利向苏区人民献礼
  • 甘肃教育丨畅家巷教育集团昨日揭牌 甘肃教育丨畅家巷教育集团昨日揭牌
  • 兰州市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 兰州市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
  • “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初评结果揭晓 天水武威各一个修复项目上榜 “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初评结果揭晓 天水武威各一个修复项目上榜
  • 国际博物馆日甘肃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国际博物馆日甘肃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中国旅游日”游天水优惠多多
2   武威首座生活垃圾发电厂并网
3   今明两天甘肃省大部迎降水
4   兰州市七里河区党史宣讲大赛决赛举行
5   兰州市政府国资委开展党史宣讲比赛
6   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 流动党员不掉队
7   兰州市财政局开展党史宣讲暨为民办实事
8   甘肃省2021年拟选派120名优秀高中毕业
9   兰州市中考报名今日开始
10   5月18日甘肃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
11   甘肃省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
12   国际博物馆日 甘肃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13   甘肃宝石花医院荣升“三甲”
14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被授予国家“综合防
15   第二十七届兰洽会将于7月8日—12日举行
分享到